4月1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指导,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亚非法协香港区域仲裁中心、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江苏省进出口商会、浙江省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主办,建纬律师事务所承办的“一带一路”数智绿能产业布局合规管理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工会主席、副秘书长李俊,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经贸法律研究所副所长黄婧、香港特区政府原律政司司长、资深大律师郑若骅、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邵万权、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秘书长王惠珍、江苏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刘德湘等嘉宾出席了研讨会。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工会主席、副秘书长李俊在研讨会以《数字化赋能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演讲。
数字化赋能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
一、全球能源发展形势
全球能源需求高度成长。随着全球人口迅速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能源消耗大幅增加。从1999年到2020年全球能源总消费量成长60%,开发中亚洲及南美洲国家成长一倍,每年成长4%,相对已开发国家每年成长1.3%。其中石油为每年2.2%的成长率,天然气成长1倍,煤炭由于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占全球能源总消费量比重从22%降至20%,再生能源成长53%。2021年,全球能源消费量达到202.4亿tce,仍处于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化石能源消费年均占比达85.3%,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能源消费年均占比分别为28.5%、34.3%和22.6%。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态势将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化石燃料面临枯竭。化石燃料(煤炭、石油与天然气),合计占全球现在使用能源总量的85%以上,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技术与成本的限制下,预估世界石油蕴藏量只可再开采40年,天然气可开采62年,煤炭可开采227年,核能发电的燃料铀矿可开采77年。现在全世界依赖最深的主要能源:石油及天然气将在二十一世纪日趋枯竭。我国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许多城市逐渐受到资源枯竭的威胁,截止2011年,国务院分三批共计批准全国资源枯竭城市69个。
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能源危机。近年来,全球能源供需矛盾急剧恶化,国际能源价格波动频繁,市场行情充满不确定性。如:2020年春季新冠疫情肆虐期间,化石燃料需求暴跌,原油期货价格有史以来首次跌至负值。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天然气价格又飙升至历史新高。作为重要能源生产国、出口国,俄罗斯在全球能源市场中举足轻重。乌克兰危机升级后,西方对俄发起严厉制裁,导致能源供应遇阻、价格飙涨并引发高通胀等连锁反应。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开篇写道:“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能源危机,冲击广度和复杂性前所未有。”
能源开发利用引起的气候环境问题。开采排放的有害气体可改变原有空气组成,并引起污染,造成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温室效应”。粉尘、烟雾等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滥采滥发引起的地表沉陷等地质灾害。地下水水位下降与污染、重金属超标、乱排乱放等引起的生态危机等。
二、全球能源发展趋势
完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节能减排、实现科学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对全球能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明确要求发展清洁能源,确保各国环境的可持续能力,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委会也多次表示,各国应更多地发展并使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以防止全球性的气候灾难。因此,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绿色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在全球绿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国际合作,中国将所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分享给不同国家,成为推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中国的这一举措得到了积极响应。以印度尼西亚约2.7亿人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实现其发展低碳能源系统的目标,从现在到2030年,预计每年需要200至250亿美元的投资。中国对印度尼西亚等发展国家的支持有望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因素。
2022年欧盟宣布将在5年内增加2100亿欧元投资,支持加快绿色能源发展。包括推动节约能源、能源供应多元化、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等。并提出将欧盟2030年的能效目标从9%提高到13%,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从40%提高至45%。
2022年美国签署《通胀削减法案》,为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动汽车等绿色部门提供补贴。该法案可视为美国国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气候立法。
从全球来看,大多数国家将在2023年采取措施,短期内加大针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投资,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同时采取长期措施,调整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预计,受能源危机推动,各国可再生能源设备安装明显提速,未来5年全球装机增量有望接近此前5年增量的两倍,其中光伏发电和风能将贡献新增发电能力的90%以上。当下的能源危机或将成为全球能源系统更清洁、更安全的历史转折点。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绿色能源消费年均占比为14.6%。进一步分解全球绿色能源消费结构可知,核电和水电能源消费占比很高,年均占比分别达35.7%和47.2%,但其占比趋势整体表现为逐年下降,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发电能源消费占比整体表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其中风电上升得更为快速。
2002-2021年全球绿色能源消费结构
各国聚焦保障能源安全,更加重视能源低碳转型发展。欧盟提出以保障能源安全为核心的计划,通过节能、能源进口多样化和加速清洁能源转型提升能源系统抗风险能力,并加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英国撤回页岩气开采禁令,加大北海油气开发,延长燃煤电厂运营时限,并加速发展核电,降低能源进口依赖。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加速。为了支持全球实现气候目标,全球主要国家积极谋求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力度,向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过渡。我国在《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争取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美国计划在10年内投资3690亿美元用于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领域,其中可再生能源生产和制造业是重中之重。
构建新能源供应链体系。越来越多的国家投身于能源转型,并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新能源产业回流。美国能源部发布《美国实现清洁能源转型的供应链保障战略》,评估了11项能源关键技术供应链并提出多项行动措施,推进绿色能源供应链体系的本土化进程。今年欧盟提出关键原材料法,计划到2030年至少40%的战略原材料加工来自欧盟。各国希望在重塑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中占据主动和先机。
三、数字化助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是数字时代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今年两会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今年2月出台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深度融合。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就是发展数字能源,即利用数字技术,引导能量有序流动,构筑更高效、更清洁、更经济、更安全的现代能源体系。
(一)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
技术应用:应用数字技术、传感技术和设施等物理硬件联通,打通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实现信息流与能量流互动及设施品类的跨越和边界突破,达到品类协同、放大设施效用。
应用场景:对生产设施、运输传输设施、检测、保养、维修设施的改造升级,提升各种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能力。
作用:提升企业标准化、流程化的生产作业能力,进一步优化生产作业流程,提升作业效率,减少生产成本。以数字技术赋能绿色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帮助传统企业加快“脱碳”进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案例:福建石化工厂与用友网络科技公司合作打造智慧工厂,通过负荷排程系统使生产线对能源动力的消耗大幅降低。
(二)数字技术在节能提效领域的应
技术应用: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构建能源工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提升管理、协同的智能化。
应用场景:对工业能源消耗、碳排放数据实时监测、管理与核算。为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回收利用等各环节绿色低碳转型赋能。
作用:系统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案例:国网浙江桐乡市供电公司通过用能、生产等大数据掌握用电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并提出新增光伏等清洁能源用电方案,助力企业减排。
(三)数字技术在产业链整合领域的应用
技术应用:强化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企业“上云”。
应用场景: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互联互通、协调运作的数据资源通道。利用大数据实时获取、精准识别生态环境信息,开展环境容量分析与环境形势研判,为我国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绿色发展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等提供可靠依据,探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政府提供监管、能源调配便利。为企业提供智能高效的能源管理方案和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作用:实现生产、用能效率双提升和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推动产业集群整体绿色转型。
案例:卡奥斯智慧能源率先利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了国内引领的智慧能源平台,探索出560多个能源服务场景,以及1000余套定制化能源解决方案,构筑起以“零碳”为要义的绿色化升级路径,为企业、工业园区能源采购、转化、传输、使用等提供全流程、全节点赋能,赋能更多企业绿色转型。
(四)能源数据资产化
数据要打破孤岛形成流动,才能真正成为生产要素。衡量生产要素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能够进行市场化衡量实现交易。数据交易必须实现能源数据资产化。由于能源安全和数据权属问题给数据资产化形成了巨大阻障,数据资产化过程中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责任,政府可以允许企业先行先试,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题下,探索解决公允价值和私允价值的跨越问题,在企业收益与社会福利之间取得平衡,探索新的数据交易规则,促进数据要素的交易流通。形成以政府监管、协作,企业为主体的数据融合新生态。南方电网是第一个提出能源数字资产管理体系的企业,并进行探索具有首创性,对于能源结构的改革具有巨大的价值。
(五)数字能源安全体系建设
随着新兴技术入局,能源产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逐渐集中、访问边界更加开放、使用方式更加复杂、数据权责分离,安全威胁风险不断增加,形势更为严峻。任何数据泄露都可能会带来无法预估的损失。因此,对软、硬件的可靠性、安全性、隐私性、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能源风险应急管控体系,强化重要能源设施、能源网络安全防护将是一项重大课题。
(六)数字技术引领公众绿色低碳新生活
数字中国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深入节能降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以数字化方式探索公众参与碳减排,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减污降碳新格局。实践中,通过数字化智慧手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如:普及和推广数字政务、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单车等低碳生活新形态。一方面建立碳减排数字台账,做好消费端减碳工作,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对个人碳减排行为进行量化和记录,并作为衡量对碳达峰碳中和贡献的基础和依据,增强公众绿色低碳意识。
案例:“碳账本”是以数字云的形式搭建的第三方绿色生活减碳计量底层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广泛链接各方成员,把公众在衣食住行游跨场景、跨平台绿色行为减排数据融合汇总并互联互通,形成服务于政府、企业、个人的三个账本,记录个人日常行为,量化个人减排贡献。
四、国际合作建议
从区域上看要深入推进同中亚—俄罗斯、中东的合作,要以“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为重点,积极拓展非洲、南美洲市场。面向发展中国家,要鼓励企业参与海外项目建设,推动能源技术、装备、服务和标准“走出去”,推动建立海外装备研发、生产和维修服务体系。面向发展中国家要加强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和底座建设,为世界奉献数字能源“中国方案”。要鼓励企业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在新能源、数字能源、能源数字资产化方面要探索形成标准化体系和规则,在能源新领域占有国际话语权。
来源:李俊在“一带一路 数智绿能产业布局合规管理研讨会演讲稿,略有删减